感谢CCTV ! 善思科技纳米农药技术获中央电视台《中国三农报道》关注
2022年4月4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聚焦“纳米农药及其预混剂”,分别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黄啟良、研究员曹立冬、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农艺师张欣芳、种植大户吴苏北、无人植保机飞手周微,以及南京善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殷毅凡,从纳米农药特性、农业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技术原理、产品优势、用户反馈等多方面,对纳米农药及其预混剂进行了详细解读。
报道指出:“目前纳米农药及其预混剂已经在全国19个省200多个县市的18种作物上,针对20多个防治对象进行了田间实验。”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纳米农药的一些特性,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黄啟良详细解释道:“实际纳米农药是农药的一个加工形态,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就是纳米到底有多小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咱们的头发丝,正常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6万到10万个纳米,常规的农药一般在10个微米,像我们这个(模型是)放大一万倍,基本上就是所谓一个常规农药的大小。如果说把它的粒径减小到纳米的尺度,比方减少到100个纳米,它的大小,大家可以比一下,这是纳米尺度的,100个纳米,这个大约10个微米。这是从它的大小上来讲,同时因为它这个粒径的变小,它的颗粒数会增加,就它的直径减少一半,可能颗粒数它会增加8倍,所以到了纳米尺度的时候,它颗粒数要增加到200万个,当然这个杯子里面只有12.5万个。假如这个桌子是一个叶片的话,那么一个颗粒只能占据这么大的面积,所以其他的昆虫或者病原菌就可以有其它空地可以去侵染;如果变成8个,粒径减少一半,数量变成8个的时候,它这个覆盖面积会增加;如果我们把它加工成纳米农药,它会颗粒数大幅增加以后,把它喷到叶片上,覆盖密度会大幅增加,这样会提高它的效果。这样就在减少用量的情况下,它的这个使用效果还会更好。”
此外专家还介绍,由于纳米农药的小尺度优势,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农药进行形状修饰和有效成分调控释放。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曹立冬介绍道:“比如说水稻叶面和小麦叶面,它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微观层面上来讲,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不同的微观精细结构,那么基于这样的一个不同作物叶面的这种结构的独特性,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纳米农药界面的化学性质修改和尺度的调控,使其能够更好地附着在这些作物叶面上,从而使其不容易弹跳、流失,而提高农药利用率。”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进行纳米农药及其预混剂推广与试用,广获好评。睢宁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农艺师张欣芳说道:“睢宁县作为示范县之一,结合田间病虫实际发生情况,开展病虫防治,减少田间地头的复配环节,节省了人工投入成本,提高了防治窗口期的工作效率。”对纳米农药的好处体会最深的,还是参与实验试用的种植户。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种植大户吴苏北指出,“平均以前小麦地的话,一亩次在20元左右,现在我们用这个纳米农药,我们用三遍是38元钱,我们花13元钱不到一亩次,一亩地可以省出几元钱,但是我们亩数一多,数字也惊人。”吴苏北的350亩水稻田去年参与了试用,他感觉纳米农药不仅单次成本会低一点,而且还能省工,省工也是省钱。“以前我们配了五六种的农药在一起用,种类也多,说明第一个你要费时间对不对,费了时间就费了工,费了工我们就浪费了钱。第二个就是五六种搭配在一起,我们容易配混了,配重复了,它这种农药就是给我们搭配好的,我们直接可以按一亩用的量,直接可以配水用,比较省事。”
无人植保机飞手周微也对纳米农药赞不绝口:“传统农药来讲,配的混合(液)当中有个沉淀之类,飞机飞行当中、喷洒当中容易堵喷头,像使纳米农药来讲,它喷洒速度也快,喷洒当中喷头不容易堵。”
关于纳米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原理,南京善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殷毅凡给出了一个科学的解释:“传统的农药一般来说是几个微米到十几个微米,(纳米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将它的农药尺寸缩小(到千分之一),达到100纳米以下,要将纳米农药控制在纳米尺寸,并保持一个热力学稳定的状态,那么在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的情况下,还能产生比较好的一个防治效果。”
尽管纳米农药有诸多优势,但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新型产物,纳米农药及其预混剂的推广,需要配合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并建立相关监管制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黄啟良指出:“从目前的角度呢,因为它在这个大田的粮食作物上,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像蔬菜,特别是这种连续采摘的蔬菜,那么可能就是应用纳米农药的话,因为还有一些需要进行更多的风险评估的工作去做,它的风险、它的应用场景的这种选择,一些方法的建立,包括标准的建立,可能是未来要从研究、从国家或者从产业角度,要重点去突破的地方。”
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备140244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