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央视科普纳米农药
编者按:2022年5月28日,CCTV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公众号发布一篇题为《5克药量就能杀死数千平方米的农作物害虫!来看看纳米农药的威力》的科普文章。该文立足纳米农药定义、特性、安全性、发展现状等多个维度,解答“什么是纳米农药”“纳米农药安全吗?”“我国的纳米农药现状”等问题,详细普及纳米农药相关知识。
现将该篇报道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初夏时节,农田里郁郁葱葱的农作物正要迎来成熟期。可在繁茂的农作物之下的隐蔽角落里,一群害虫正在大快朵颐,侵害着正待丰收的作物。清除这些不请自来的入侵者,播洒农药是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过量使用农药,人类的生存环境和食品安全又将受到危害。近年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农药生产,这种新型的农药能否解决作物病虫害的问题,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呢?
什么是纳米农药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毫米。如果把一根直径为0.05毫米的头发纵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直径即约为1纳米。当农药颗粒大小缩小到纳米尺度之后,在宏观世界看不到的神奇现象便发生了。
与同质量的传统农药相比,纳米农药的活性成分颗粒个数可以增加约200万倍,表面积增加数百倍。
早期的无机农药,每亩地的用量大约为一到二公斤。之后,有机化学合成农药的发展使得每亩地的农药用量降到了十几克。而纳米农药的研制成功进一步减少了农药的用量,现在一亩地只需5到6克,大约一个矿泉水瓶盖的量就够了。
纳米农药安全吗
在一开始设计纳米农药的时候,科技工作者们就把对环境安全,对人类友好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纳米农药不仅对害虫毒性高,而且对像七星瓢虫之类的益虫,毒性降低了40%以上。
在我国对农药的管理,比医药更严格。不仅要做对人的影响的评估,蜂、鸟、鱼、蚕等等的影响都符合要求才行。
我国的纳米农药现状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始了纳米农药的相关研究,创制了新型农药制剂。我国的纳米农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却发展迅速。
2006年,我国科研人员开始了纳米农药的研究。2014年,纳米农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启动。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我国逐渐建立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农药核心制备技术体系,在国际上具有领先优势。目前,我国已先后在19个省区的170多个县,针对水稻、小麦、玉米、柑橘等 17 种作物的 20 种防治对象开展了纳米农药试验示范。
据悉,央视高端科普栏目《透视新科技》已登录央视频,并于2022年5月29日晚上线《狙击农业害虫》专题科普报道,该报道更加全面、详细地介绍纳米农药,进一步解开其神秘面纱。
此外,提到纳米农药,便有一家绕不开的企业——南京善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善思是一家以原始创新的纳米农药技术为驱动力、以农业大数据平台为载体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拥有原始创新的纳米农药技术独立知识产权,是国内外唯一实现纳米农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目前善思已拥有12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项国际发明专利(PCT),正在受理国际发明专利2件,还有超过40件发明专利待申请。
2021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邓子新和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兰玉彬领衔的专家组对善思的“绿色纳米农药技术在航空植保中的应用”进行成果评价,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备14024484号-1